物流园区如何补足智慧短板?智慧物流迎来发展机遇
图片来源于摄图网
随着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,行业空间逐步扩大,AI进入发展的下半场,其与IoT结合,将打开人工智能真正落地的重要通道,智慧园区再度成为热议焦点。那么,面对物流园区痛点,如何补足“智慧物流园区”的短板。
驱动我国“智慧物流”发展的主要因素中,一是我国内需的稳定增长,这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潜在需求;二是,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,国家政策为“智慧物流”的发展保驾护航。
1、智慧物流的定义
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,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,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、自动化水平。智慧物流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、高效、通畅地运转,从而实现降低社会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,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。
2、智慧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:内需增长稳定
内需增长是推动我国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。数据显示,2015-2019年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。2019年,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.16万亿元,比上年名义增长8.0%;2020年1-2月,受“新型冠状肺炎”疫情影响,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.21万亿元,同比名义下降20.5%。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缓,各地企业复工复产的进程加快,预计我国内需形势将有所恢复。
3、智慧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二:政策保驾护航
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。2019年2月,为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,增强物流企业活力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》,《意见》中明确提到:要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、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行动。可见,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,未来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物流园区向智慧化升级,需要在充分开发物流园区功能的基础上,将移动互联、物联网、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到物流园区各运作环节中。
物流园区的另一个普遍面临的问题,将园区内所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,如何运用。未来园区可在背后加装ET大脑技术,让整个物流园区有一个汇总所有信息,通过算法和模型主动判断安全隐患,主动干预园区管理的AI中枢。
想要解决智能感知体系的覆盖率问题,就要从打造园区的原点开始出发。从根本上加入感知设备,并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连接。依靠大量传感设备与边缘计算能力,将物流园区打造为每一寸空间都被数字化的信息综合体,可以说从根源上化解了传统智慧园区最迫切的问题,并且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自动化设备的扩容与智能升级。
在“智慧园区”到来之际,用监控和传感设备保证园区安全当然就变成了题中之义。但这种所谓的智慧加持有一个核心问题,那就是传感与监控设备监控和覆盖的空间比率很低,难以覆盖整个园区。
另一个智慧物流园区的尴尬问题,是很多所谓的“智慧化”其实有点多此一举的意味。依靠AI+IoT技术的成熟,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在物流园区中实现大规模人机协同。通过机器人、无人化设备与AI感知、整体智能规划技术的结合,繁重的物流园区工作可以得到高效缓解。
物流园区智慧化能够创新发展电商云仓、物流信息交易平台、物流金融等增值业务,建设完善的物流园区生态系统,逐步形成新的物流产业生态体系,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